一、设计依据
(1)工程勘察设计任务单。
(2)工艺设计条件提供单和条件图。
(3)《泵房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民用建筑通则》GB50352-2005
二、设计概况
1. 拟建泵站位于天津市津南环线的西侧,基地呈梯形。站区由
泵房上部管理用房和可拆卸钢雨棚构筑物组成。
2.拟建工程泵站用地面积约为7200平米,总建筑面积为481.52平米。
建筑层数、高度、面积:
管理用房:地上2层,建筑高度为9.70米,建筑面积为481.52平米。
可拆卸钢雨棚:地上1层,建筑高度为2.50米。
三、设计范围
泵站建筑工程由总平面设计、管理用房和泵房上部工程建筑设计。
四、技术要求
(1)建筑生产类别为丁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2)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3)建筑的安全性等级为二级,建筑使用年限为50年。
五、总体布置
总平面布置依据泵站工艺布局设计,泵站基地南侧为南环线。站区区域环境服从城市规划布局,符合城市环境艺术景观及沿街环境景观的要求,力求营造站区的建筑空间环境与园林绿化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造开敞、整洁、美观、舒适的站区高质量生产、生活的工作环境。
泵站基地呈梯形,东西宽度为94.781米左右,南北宽度为53.41米,泵站位于基地北边。在基地北侧设有一个专门供泵站使用的出入口,场内各功能区由宽为4m的道路相联系,满足消防要求
站区环境景观结合设计原则,组织园林绿化环境景观,形成站区良好的园林绿地环境景观与建筑环境景观。以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及乔、灌木的有机配置与城市区域环境相隔离,又与城市绿化规划相融合。
六、平面布置
按工艺、设备专业要求,组织泵站站区内泵房上部和管理用房的平面功能。
泵站内建筑由管理用房及可拆卸钢雨棚构筑物组成:其中管理用
房由变配电间、值班室、控制室、卫生间等生活辅助用房组成。可拆卸钢雨棚为钢架结构棚。
泵站管理用房建筑面积为481.52m2,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七、建筑造型
建筑造型体现市政配套建筑设施的特点,同时与城市环境、区域景观相协调。新建建筑拟采用坡屋面形式,使站区建筑景观融入区域环境。
建筑形象设计注重建筑、构筑物的统一协调,功能上考虑“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造型中力求创造简洁、新颖,为使用者营造安全舒适的空间。
建筑立面效果通过屋面的高、低错落,虚实交替的处理手法,形成变化的建筑轮廓。通过退台及窗户等立面元素的变化组合,强调虚实对比轻快自然,使建筑具有新颖、明快的气息,创造了以个富有节奏、变化灵活又充满时代气息的建筑形象。整体高雅而不落俗套,富有变化,体现细节。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以浅黄色涂料与浅灰色毛面面砖相结合,给泵房工作人员以亲切感。建筑的外部空间与自然环境和谐有序的融和给市政工程建筑赋予客观美学。
八、建筑材料
(1)墙体:框架填充墙采用24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2)门、窗:除功能性的采用钢制门外,其余均采用彩色铝合
金门和窗。
(3)外墙饰面:采用浅咖啡色外墙毛石。
(4)内墙与顶棚粉刷:采用一般内墙乳胶漆。
(5)屋面:采用水泥瓦坡屋面构造形式。
(6)地面:采用防滑地面砖和室外广场砖面层。
(7)围墙:采用钢制花饰透绿围墙。
九、建筑节能
本项目方案旨在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力求降低能耗,节约资源。针对气候、风向等因素,加强建筑技术手段,运用新型建筑材料,提高外围护的保温隔热性能。
本方案在外墙、外窗等位置都设计整体的节能方案;并在水电等设备的选型上也采用了节能方法。
(1)降低窗墙比:因为窗户是外墙保温的薄弱环节,尽量减少窗户的面积可以有效的改善墙体的保温效果。
(2)建筑技术举措:a.墙面采用35厚岩棉保温板,增大墙体的热阻;b.屋面使用40厚特种防火酚醛板保温层,增强屋面的保温能力;c.外窗:针对这一围护结构中保温隔热的薄弱环节,采用双层中空玻璃,聚氨酯类弹性密封(转 载于: 小 龙 文档网:雨水泵站设计规范)材料,以改善其保温性能。
十、技术经济指标
基地面积:7200 m2
建筑总面积: 481.52 m2
其中:
管理用房:481.52m2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743.36 m2 (10.32%) 道路及其它占地面积:340.8m2 (4.74%) 绿地面积:6115.84m2 (84.94%) 容积率: 0.067
围墙长度: 约240.93m
© Copyright 2022 广州龙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35996号